中国歼20战机攻克“F22最大难题” 与歼16实现完美对接

  美军F-22隐身战机自2005年服役以来,由于设计之初考虑不周,一直面临一个最大难题:无法与自身以外任何型号战机“互联互通”,无论是F-15还是F-35。不能实现数据双向传输和共享,意味着F-22战机始终只能“孤军作战”,与其他战机之间甚至连通信都只能靠“喊”。这个大难题困扰了美军10年之久,直到5月,波音公司用其开发的Talon HATE机载网络系统,演示了多种飞机与地面站之间的安全通信,F-22与F-15之间不能“互通互联”的问题才算基本解决。

  然而,F-22战机在美军作战序列中“孤独”蹉跎多年的前车之鉴,中国军工在研制歼-20战机之时,从一开始就将其列为最大“反面典型”。

  F-22隐身战机在服役13年后仍未完全解决的这个难题,大大削弱了其在美军空中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被部署到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或是到冲绳美军基地临时部署,甚至是在叙利亚进行首次实战部署,F-22战机中队都是独来独往的。这并不是它太高冷,实在是除了同伴(类)飞机,美军现役战机就没有一种型号能跟与F-22“搭上话”。

  目前美军F-15、F-16等三代机标配的是LINK 16数据链。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图像数据的四代隐身战机来说,LINK 16数据链传输一张72M的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照片需要48分钟!这在以分秒为计算单位的现代空战中,意味着友机情报信息自己还没读取1%,就很可能已被敌机击落。所以F-22和F-35都弃用了LINK 16数据链。F-22装备的同型机之间的数据链(IFDL)传输上述大小照片只需3.5秒……

  就算是现在,F-22战机的最好搭档还是自己。

  四代机采用更高速、更先进数据链完全没有问题,但“坑爹”的是,美军此前认为F-22服役之后,F-15、F-16很快就会退役,所以压根没想到需要解决F-22与F-15、F-16之间的数据链兼容问题。更“坑”的是,连F-22与F-35这样同代机的通信兼容问题,都被忽视了。

  我国歼-20隐身战机自亮相以来,一直被称拥有“后发优势”。其他方面有没有这种优势本文暂不涉及,但在与国产3.5代战机的数据链兼容、互联互通问题上,歼-20战机的设计团队确实避免了重蹈F-22战机的“覆辙”。

  首先,歼-20与歼-16的先进航电系统都围绕有源相控阵雷达构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两型战机从图纸阶段就确立了数据无缝对接、即时共享的设计思路。这是成飞与沈飞不同单位之间的密切协作结果,至于与歼-20属同一设计单位的另一款国产3.5代战机歼-10C(也包括歼-10B),连战机子系统和技术都有互通的地方,就更不用说数据链兼容、数据高速传输等还会存在问题了。

  其次,歼-20与歼-16的研制有相当时段的重合,这也是两者之间没有出现“F-22最大难题”的客观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歼-16除了“不能”隐身之外,火控雷达、机载武器、座舱显示系统,以及机载中央处理器等作战、传感器关键设备,与歼-20对应机载设备可算是系出“同门”。

  中国军工攻克先进战机高速大容量数据链技术,为歼-20、歼-16、歼-10C等新一代国产战机的信息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前提,歼-20四代隐身战机与歼-16、歼-10C等国产3.5代战机一道,在中国空军作战体系内能发挥的战斗力达到“1+1+1”远大于“3”的效果。在F-22战机与F-35、F-15等战机还不能完全联合作战的时候,歼-20战机却有不止一个好搭档、好伙伴,无需像独行侠一样去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