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纺织业 扰乱新疆:西方品牌抵制新疆棉花背后

新疆的棉花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硬要把一顶集中营式的强制劳动高帽子扣在我们头上。踢爆这次闹剧的,是H&M这家以质量奇差出名的快时尚品牌,宣布禁用新疆棉花。用来扛起来的道德大旗则是传说中的强制劳动。这和当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的洗衣粉一样,这次又是所谓的证据确凿。说有50万少数民族工人被强制的进行了季节性的采棉工作。然而,新疆棉花生产早就高度机械化了,这是21世纪,不是300年前的北美黑奴年代,一台采棉机效率超过500个劳动力,而且采净率能达到93%。在这种自己都把谣言当真理的外国企业眼中,所谓的强制劳动就变成了拒绝新疆棉花的借口。

欧美的联手抵制新疆棉花的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动机。新疆棉花不是目的,中国的纺织业才是他们的目标。新疆的棉花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产品,而是深深嵌入在中国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世界上只有三个核心产棉区,中国、美国和印度。印度虽然棉花播种面积全球第一,但是单位产量极低。世界棉花籽棉平均单产为109公斤,美国能达到124公斤,而新疆是246公斤。所以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和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构建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就是中国强大的纺织行业。在疫情期间,大量的纺织业订单从印度回流中国,从去年5月份开始,中国面料及纺织原材料订单增长超100%,服装行业订单同比增长200%以上。中国吃下这些订单的背后,新疆的棉花功不可没。于是,美国为首反华势力又玩起了的老套路,NGO出马从道德层面、标准层面打压中国,正如前几年“号召”中国人少吃肉的WILDAID一样,这次换成了BCI。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是世界体系里面的内容生产者,这些行业NGO霸占了话语权,开始主导行业标准的指定,渗透进了供应商选择权,决定了消费者购买意向,这就是美国这次小动作背后的大目的。

除了在舆论上抹黑中国,在经济上想要捞回点颜面,新疆棉花这次事件,背后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让我们的边疆动荡。经过咱们国家多年的布局,曾经兴旺的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已经完成了转型,新疆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最主要产区。棉花产业是新疆农村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数据显示,新疆一半以上的农民,超700余万人从事棉花生产,这里面少数民族占了70%。所以,棉花已经不再是一种作物,而是牵连着将近500万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和生计。稳定的新疆,不符合反华势力的诉求,所以对新疆反恐、去极端化的显著成效和人权保障成就视而不见,这充分说明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中国的人权,而是别有用心。其目的无非是想借助所谓“新疆问题”丑化中国的形象,破坏中国的稳定,遏制中国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手段动摇不了新疆各族群众团结一致维护大好局面的决心,阻挡不了新疆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

最后,在这次棉花丑剧里蹦的最欢的H&M,其大多数衣物使用的材料却是聚酯纤维和腈纶。只能说:“H&M,抵制新疆棉花,你不配!”在这里借用杨洁篪委员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句话奉劝BCI以及背后的反华势力,“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同时,新疆棉花也不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