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少一点误解争执甚至冲突

一、什么是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是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说它重要,是因为要从事跨文化研究或跨文化工作,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比较,这首先就需要搞明白什么是文化。说它有趣且复杂,是因为关于其定义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有专家学者将有关文化的定义归纳出数百种之多。大体上,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传统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同一群人,一代又一代创造、共享、获得和传承的信仰、习俗、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及思维模式等的总和。

1、在我国,文化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易·贲》里,其《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唐代的孔颖达对此解释说:“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 文化二字直到汉代才连在一起,而且古人对其含义的解释主要的还是倾向其狭义概念,强调其是与国家军事手段(武功)相对立的国家文教治理手段。汉代的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补亡诗·由仪》中也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说。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古人这种对文化概念的规定性从汉唐时代起一直影响到明清。

我国的《辞海(1979年版)》将文化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2)泛指一般知识;3)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现代汉语词典(1979版)》定义文化是: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物质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重点是社会传统文化,包括广义和狭义的解释。文化学家程裕祯在其《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中指出:“文化也跟人一样,特点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外在的是它的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是它的品性,即精神。” 程并从结构性视角将文化分为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其中“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2、西方关于文化的定义要宽泛得多,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规范性, 有的侧重于心理性,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其中,英国文化学家泰勒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给文化下的定义影响较大,其云: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体。北美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aroeber&Kluckhohn)在对众多文化定义进行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了同样深具影响的文化定义:文化由种种内隐的和外显的、用于论述和倡导行为的模式构成,这些行为通过符号而习得和传递,涵盖了人类各群体鲜明而独特的成就,包括这些成就以器物(artifacts)形式的种种体现;其核心本质包括(历史地生成和选择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其所蕴含的价值观;文化系统一方面可视为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可视为进一步行动的条件性影响因素。这一定义明确地强调,文化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外在的、有形的、具相对持久性的、具体可观察的行动和人造物;其二是内在的、内在于人们头脑内部的、具相对可变化性的、基础性的符号、价值观和意义。

3、不同的文化又有共享的普同性、范畴性要素。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 Wissler, 1923) 在其提出的文化定义中给出了一个有关文化范畴性要素的简单清单,包括言语、物质特质、艺术、知识、宗教、社会、财产、政府以及战争等。人类学家乔治·默多克(George P. Murdock, 1949)等人编著的《文化资料概要》则把文化的普同性、范畴性要素分为8个主要部分,共79类。巴瑞(Barry,1980)对默多克等人提出的79个文化要素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概括,包括:(1)地理特征、方法论、人类生物特点、行为方式与人格、人口统计、历史与文化、语言、交流与沟通等一般特征;(2)食物与衣服,包括食物寻取加工消费、衣服及饰品、酒、药物及嗜好等;(3)居住与技术,包括居住方式、自然资源开发、基本原料加工、建筑与建筑结构、能源与动力等;(4)经济与运输,包括财产、交换、市场营销、金融财政、劳动力、商业与产业组织、旅行与运输等;(5)个人与家庭活动,包括生活标准与日常事务、业余消遣、美术、社会分层与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与亲属关系等;(6)社区与政府,包括社群(社区)、地区组织、国家与政府、法律、司法、政治与制裁、违法与制裁、战争等;(7)科学、宗教与福利事业,包括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宗教信仰与教会组织、数字与测量、社会问题、保健与福利、疾病与死亡等;(8)两性与生命循环,包括两性关系、生育观念、婴儿养育、社会化、教育及人生观念等。

中国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类文化园圃中一个独具特性且结构完整的系统,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面向去理解它,认识它,欣赏它。程裕祯编著的《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就从地理、历史、姓氏与名、字、号、汉字、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古代教育、科举制度、典籍藏书、科技成就、传统建筑、古典文学、各类艺术、精美器物、风俗习惯、中外文化交流等十几个面向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概括和介绍。

二、多一点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少一点分歧争执或冲突

1、如前所述,不同的个体、群体、族群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从日常生活到各类社会活动,无不体现某种文化特性。任何跨国、跨境、跨群体和族群的沟通交流、参访考察、游学进修、商贸往来、谈判磋商等活动都具有跨文化活动特征。

在具体的跨文化实践中,包括参与者的态度、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角色、语言(口语或书面语)及非语言沟通(包括肢体动作、空间关系、辅助语言等),以及时间观念等文化变量因素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认知而影响跨文化活动过程及其效果。现如今,全球电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电子媒介已经改变了并正在继续改变着跨文化活动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电话、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备忘录或信函、报告、面对面交谈等线上云端或现场接触方式进行跨国、跨文化沟通交流等活动。这些沟通渠道媒介、沟通语境等变量也极大影响跨文化活动效果。

同时,跨文化活动参与者,因各自文化背景、经验、关系、价值观等不同,经常会过滤或有选择性地理解、接受与其个人期望、现实、价值感知、行为准则等相符的那些信息,并因此文化差异导致信息被误解。文化背景差异越大,信息被误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2、为减少跨文化活动发生误解、分歧、争执或冲突,跨文化活动参与者要充分利用文化的普同性要素,努力建立清晰明了的跨文化工作互惠基础;积极培养并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识别文化差异,建立文化差异概要;采取以他人为导向的角色行为、知识取向和交流姿态,移情(投射)思维,谨慎编码和解码,有选择地传递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秉持“和合”理念,多通过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友爱和人文关怀,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跨文化活动环境。(金桥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