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枪击视频疯传 美国社交三巨头是删不完还是不想删?

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枪击惨案举世震惊。伤亡之惨重,凶手之残忍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社交网络上枪击的过程在直播,枪击的视频在流传。脸谱、推特、YouTube等美国互联网巨头在此次暴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引发了广泛质疑,美国老牌商业媒体彭博通讯社更是直斥它们“瞎了眼”。

恐怖主义的核心,便是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以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近些年,恐怖主义虽然人人喊打,但影响力却与日俱增,美国的社交网站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且看一些恐怖分子的“社交路径”:先是在网站开设账号,宣传政治主张、传播极端思想;之后通过发布血腥照片和视频,扩大影响力、招募“志同道合”者;最后预告袭击、直播破坏,煽动起整个社会的不安情绪。这些手法,从极端组织到个人厌世都运用得炉火纯青,早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声讨。

平台需要为其内容负责,这是常识。但以脸谱、推特、YouTube为代表的美国社交网站,却总是展示出一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模样。2016年,推特曾宣布一年来已经封禁了12.5万个涉及恐怖主义的账户;2017年,脸书发表声明谴责伦敦桥恐袭,并宣布承诺将“竭力消除恐怖主义内容”。2018年,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承诺,要建立一个由40人组成的独立监察委员会。

这些年,扎克伯克因为内容问题几乎成了“道歉机器人”,三大社交巨头的“一把手”多次向议会发誓。但尽管如此,不良内容依然越管越多,各种极端思潮依然愈演愈烈。

如何有效监管内容,社交网站心知肚明,但为了利润,都选择了听之任之。比如,这些社交平台随意打开一个账户页面,视频就会自动播放,很容易导致不良内容的传播。2015年一起“直播枪杀”事件,就让该问题浮出水面。但为了迎合广告商,YouTube和脸书上该功能直到今天都没有修改。

比如,“人海战术”“人肉审核”极为有效,但为了节约成本,这些网站都尽可能少用审核人员,仅仅寄望于算法。但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一些恐怖分子通过“篡改题图”、“剪裁尺寸”,很容易就能让它们“抓瞎”。

再比如,提高用户发帖的门槛效果立竿见影,但社交网站就是不用,为什么?因为这会伤害流量,监控不良内容从来都不会成为科技公司的重点。为了保障营收,这些巨头既习惯于也倾向于问题出现后,才慢慢打上“补丁”。最终就是,这些公司股价屡创新高,但用户却被糟粕包围。

要遏制公司对于利润的冲动,显然不可能依靠自律,必须呼唤外部法律进行监管。但由资本支配的政府,真会动真格监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