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入侵!中国超半数流水线工人被机器人取代

不知不觉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机器人的主场。依照设定的程序,机器人能够24小时马力全开高效工作,无需休息、进食、领薪水。相比之下,机器换人几乎毫无悬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中型企业中,一半以上的流水线工人已被机器人取代,并且趋势仍在扩大。在机器人竞争上岗的情况下,大批被取代的劳动工人又该何去何从?

2014年4月14日, 东莞市高步镇裕元鞋厂员工发生大罢工事件。罢工原因是工厂未依法给工人缴纳社保,从而引发了全球的关注。由于工厂人数众多,最高峰时达到15万人以上,失控的场面加上劳方和资方关系的恶化,裕元工厂不得不把产业部分转移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十五万人规模的裕元鞋厂员工大幅减少,只剩下三万不到的人数,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形成的商业区瞬间瓦解。

与此同时,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显露身影。2015年9月12日,在佛山机器人展上,一家专门做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公司向大众展示机器人倒可乐,引来许多新奇的目光。机器人可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机械重复地执行任务。

在重庆力帆汽车厂里,大型机器正跟人手共同协作。力帆工厂每天通过机器和人手生产出460辆汽车。从2014年以来,因为机器的加入和优化,工人的数量一直在减少。

如今的年轻工人也不再满足于流水线上的机械劳动,人员流失严重。2011年开始,富士康提出“百万机器计划”,引起行业震动。2016年传出消息称,昆山富士康在引进机器后裁员54%,由原来的11万工人削减至6万多人。随着富士康大量使用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措施,工人们也意识到富士康周边的商业区与当年相比已经繁华渐远。

机器换人仍需要一个过程。赖昕祐来自台湾,他的衣架厂一直都依赖人工制作,从2012年开始感觉到工人越来越难招。但是想到换成机器人的投入成本会提高,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回本时间会拉长,他一直在观望中。机器转型成本极高令很多老板望而却步,东莞这几年为了鼓励转型,给予符合条件者10%-20%的经济补贴。机器人的维护成本高,也是老板们纠结的一个点。虽然不用缴纳社保、不发工资,但是每隔几年就要淘汰一批机器人,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承受。

台商许嘉豪从父亲手中继承了佛像生产工厂。他提出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起初遭到反对,但是经过试验,收到了成效,现在工厂由500多人缩减到200多人。但是机器人只能重复固定的工作,精细化的手工还是无法替代,并且许嘉豪认为,“美和创意是机器人难以取代的”。所以在许嘉豪的工厂里,目前还不能做到100%机器化。许嘉豪一直想解决打磨工序机器化,因为“高危重型的工种取代能够让工人更加安全地工作”,但是一直没有这样的方案。而因为打磨工作环境恶劣,工人越来越难请了。

机器换人后,流水线上的工人将会去哪儿?有的工人开始向服务业流入。在东莞一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一些求职者在楼梯间抽烟,各怀心思,有打工者介绍,现在找份月薪3000的普工已经不错了,因为经济不好,老板的压力都很大。机器人的加入能够释放更多底层劳动力,但是未来需要的人才技术含量将会提高。

现在机器人培训成了最火的培训班。很多工人看到机器人在未来有前景,便辞职去学习相关知识,希望获得更好的工作。有人学习了操作机器人的技术后拿到七八千月薪,令工友心动不已。据智通人才市场李纲领介绍,未来工厂中工人与机器的比例可能在1:10,传统制造业需要更多会操作机器人的人才。改变孕育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