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优先”行不通 世界选择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突出,西方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遇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具有重要意义。

  正值习近平主席日内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之际,海外网推出“中国外交新征程”系列策划,对近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上引起热烈讨论的“中国新时代外交思路”进行解读。

  1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并发表闭幕式演讲。特朗普的演讲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肯定自己过去一年执政成绩,并希望全球投资资本能重新聚焦美国,以帮助美国的再工业化和新一轮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特朗普也透露出其对合作型经济及双、多边贸易协定的强烈兴趣,其中也包括2017年初美国宣布退出的TPP协定。

  但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的演讲并没有脱离“美国优先”的基本原则,甚至后者完全贯穿于其演讲内容的前后,成为这次演讲的主要思想与脉络主线。实际上,自特朗普宣布参加竞选美国总统并成功当选以来,他就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的政治哲学,并伺机在不同场合高调宣扬这一所谓“崇高”的政治理念,其中也包括了今年的达沃斯论坛。显然,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原则有违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存在极大的破坏性,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与接受。

  第一,“美国优先”原则容易进一步加剧美国政策的“内向性”、“保守化”趋势,弱化美国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全球经济及全球经济治理等分野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与贡献。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方,美国应该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并在对内经济政策与对外经济政策二者之间采取“客观、平衡、全面”的态度,实现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避免在“对内”和“对外”经济问题上产生单极化的倾向。但事与愿违,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的种种表现完全有悖于美国经济政策的应然之举,不仅助长了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孳生与高涨,也扰乱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进程,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第二,“美国优先”原则引发美国“经济单边主义”的政策倾向,更容易转变为过激性经济政策的导火索。不难发现,执政已一年有余的特朗普政府对现行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及相关制度等持有明显的“否定”态度,甚至觊觎利用所谓的“霸权性”实力,扩大其“经济单边主义”的使用范围,迫使一切与美国相关的经济合作机制均能在美国的霸权指导下得以重新修订,并使其完全符合美国的意志与根本利益。举例来看,特朗普政府要求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重新回到谈判桌,意图对实施以久的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修订,使后者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近期特朗普政府又针对太阳能电池和大型洗衣机等启动全球保障措施,强行限制相关商品的对美出口。实际上,诸如此类的干涉行为已然比比皆是,而以“美国优先”原则为立身之本的特朗普政府,也已严重破坏了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有序发展。

  与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原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积极反对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倡议全球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达沃斯论坛,就“中国的经济政策”作特别致辞。刘鹤主任延续了习主席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发表演讲的主基调,努力向世界传递强烈的中国信号,即中国将坚持并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尤其是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完善。

  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实则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既有的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同时也是现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参与者与建设者,中国坚持以维护并发展好既有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依托现行机制的自有优势与发展优势,改良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结构与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的中国经济外交,不仅将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亦将在更高水平服务经济全球化,使其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