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最年轻女总理推行“上四休三”制度,适合中国么?

4天工作制并非新鲜事,从美国到新西兰,许多公司都在进行相关测试,但目前并不适宜于大多数国家。

年轻人果然出手不凡。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芬兰总理桑娜·马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提出了一个在欧洲甚至全球势必引起广泛讨论的提议:她呼吁采用弹性工作制度,每周工作4天、每天6个小时。

这比起现在普遍实行的“40小时”工作制,差不多缩短了近一半工作时间。她的理由是:人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在陪伴家人、爱人,培养爱好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上。这马上得到了同为女性的芬兰教育部长的热切赞同。

像我们这样处在高速发展国家中的人,看到这个消息无非两个反应:一、只有北欧这种高福利国家,才能提出这么奢侈的构想;二、一周工作24小时,工作能干完吗?

先说几个案例吧。同样在北欧的瑞典,从2015年开始就已实行6小时工作制。而美国的微软去年8月也开始在日本实行了4天工作制。结果令人诧异,10月份的评估报告出来,发现人均销售额提高了近40%。管理人员敦促员工减少会议以及邮件往来的时间,并且利用网络来进行会议。

其实4天工作制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到新西兰,许多公司都测试或者正在测试4天工作制。

8小时工作制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在19世纪中期,全世界爆发了普遍大罢工,对于过于悠长的工作时间,积累了广泛的不满情绪。最后的一根稻草是1886年芝加哥大罢工,导致了全城瘫痪,于是8小时工作制遂最后定论并推行全世界。而在此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时间都在10-18个小时之间。

而此后的历史我们也看到了,工作时间的缩短并没有让世界发展步伐放慢。事实上,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在工作时间的长短,而更在于效率。而提高效率的基本要素,首要在科技,其次在管理。

此外,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世界经济格局早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不依赖于将人耽溺于工作场所。随着AI与机器人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工作场所越来越多会被机器所占据。

人们在工作场所以外将拥有更多时间,这些时间不仅可以用于陪伴家人;事实上,艺术、娱乐、休闲、创造、发明、写作等事务,都可以在非工作时间中得以充分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实际上对于整体经济的贡献率会增加。

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教育程度、发展状况不一,我国的情况要复杂一些。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对工作时长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目前确实不宜实行4天工作制。但倡议的声音也有:2018年7月,中国社科院在其《休闲绿皮书》中,就提出在2025年开始进行4天36个小时工作制,并公开建议在2030年起全面实行4天工作制。

这倒不是要否定勤劳的价值。勤劳需要被倡导,只是在未来的智能社会,如果我们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斜于创造、文艺与幸福感的提升,或许也是种重要的发展增量。

勤劳很多时候是实实在在的累加,扎实且稳定;但幸福感所创造出来的,很可能是发展的几何效应。4天工作制并不是空中楼阁,本身或许就是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