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已经不再是石油 而是数据

《经济学人》文章称,一种新的商品催生出一个利润丰厚、发展迅速的行业。这促使反垄断监管机构介入,从而约束那些能够控制这种商品流动的巨头。一百年前,石油就是这样一种资源。现在,一些经营数据的巨头引发了类似担忧,这些数据将成为数字时代的石油。这些巨头包括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亚马逊、苹果、脸书和微软,他们看起来势不可挡。这五家公司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其利润也在不断飙升:2017年第一季度,它们的净利润总和超过250亿美元。亚马逊占据了美国在线零售市场一半的份额,而谷歌和脸书几乎包揽了美国去年数字广告收入的全部增长。

这种垄断状况引发了要求拆分科技巨头的呼声,就像20世纪初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遇到的情况一样。本刊过去曾反对过这样的极端举措,规模本身并不是罪过。巨头们的成功也让消费者受益。所有人的生活都不能没有谷歌搜索引擎、亚马逊的一日达服务和Facebook的新闻递送。按反垄断标准衡量,这些公司也并未触及警戒线。它们非但没有向消费者乱收费,反而免费提供很多服务(实际上,用户以提供更多数据的方式来免费获取服务)。考虑到线下的对手,它们的市场份额似乎就没那么高了。而Snapchat这类新崛起公司的出现表明新进入的公司仍能扰动市场。

不过仍然有理由担忧,因为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掌控让它们拥有了巨大权力。在所谓的“数字经济”时代,有关竞争的旧式思维已显得不合时宜。那种思维方式产生于石油时代,而现在需要新的思考方法。

数量本身也是质量

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让数据大量产生、无处不在且价值飙升。无论你在跑步、看电视,甚至只是坐在交通工具中,几乎每项活动都会产生数字痕迹,这就为数据提炼商提供了更多的原料。由于手表和汽车等各种设备接入互联网,数据量还在持续增长:有估算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秒能产生100G的数据。与此同时,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能从数据中获取更多价值。算法能预测客户打算何时下单、喷气发动机何时需要维护,或是某人可能何时罹患某种疾病。如今,GE和西门子等工业巨头把自己定位成数据公司。

大量数据的出现改变了竞争的性质。科技巨头一向受益于网络效应:脸书的注册用户越多,就会吸引更多其他人加入。有了数据后,还会带来更大的网络效应。通过收集更多数据,公司会有更大的空间来改进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产生更多数据,如此循环。特斯拉从其自动驾驶汽车那里收集的数据越多,就越能改进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第一季度只卖出了2.5万辆车,但目前市值比卖出230万辆车的通用汽车还高,这便是原因之一。因此,巨大的数据池可以充当护城河。

获取数据也以另外一种方式保护了公司,使其免受竞争对手的威胁。在科技行业里,对竞争持乐观态度的理由是现有公司可能会被车库里的创业公司打个措手不及,或是在意想不到的技术转型中受挫。但这两种情况在数字时代都不太可能发生。巨头们的监测系统覆盖了整个经济体系:谷歌能看到人们在搜索什么,脸书能看到人们分享了什么,亚马逊能看到人们购买了什么。它们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和操作系统,并把计算能力出租给创业公司。它们拥有“上帝之眼”,对自己所在市场内外的活动了如指掌。当某个新产品或服务越来越受欢迎时,它们能够及时模仿,或干脆在其变成更大的威胁前出手收购创业公司。2014年,Facebook以220亿美元收购雇员不到60人的即时通讯应用公司WhatsApp,很多人认为这就属于消灭潜在竞争对手的“击毙式收购”。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和预警系统,数据可以遏制竞争。

你打算盯谁,反垄断者?

数据的特点让过去的反垄断措施不那么有效。把谷歌这样的公司拆解成五个“小谷歌”并不能阻止网络效应重现:假以时日,它们当中的某个会再度成为霸主。现在需要彻底反思。随着新方法的轮廓逐渐清晰,两种想法脱颖而出。

一是反垄断机构的思维要从工业时代步入21世纪。例如,在考虑并购时,它们以往习惯根据规模来确定何时介入。现在,在评估交易影响时,它们需考虑公司数据资产的范围。收购价格也是个信号,可能预示现有公司打算吞掉新出现的威胁。根据这些衡量标准,Facebook愿意出如此高价收购并无收入可言的WhatsApp,已经发出了危险信号。在分析市场动态时,反垄断机构也必须比以前更善加利用数据。比如,通过模拟来寻找合谋控制价格的算法,或是确定更好地促进竞争的方法。

第二条原则是削弱在线服务供应商对数据的掌控力,让提供数据的一方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更高的透明度会有帮助:可以强制要求公司向消费者展示它们掌握的信息,以及从中获利多少。政府可以将更多自己的数据资源库开放,或是将数据经济的关键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来管理,从而推动产生新的服务,就像印度推动数字身份系统Aadhaar那样。政府还可以规定,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分享某些类型的数据。欧洲正在金融服务业中应用这种方法,要求银行让第三方能够获取客户数据。

在信息时代开展反垄断绝非易事。这会产生新的风险:比如,信息分享增多会威胁到隐私。但如果政府不希望由几大巨头掌控数据经济,那么它们就要尽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