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已再入大气层 绝大部分器件已烧蚀销毁

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天宫一号”的太空之旅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航天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重达八吨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长征二号FT1火箭托举升空。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也在浩瀚宇宙中安下了第一个“中国之家”。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承载着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准时起飞,追逐“天宫一号”。“天宫一号”在刚升空不到3个月,就迎来了它的第一次挑战。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经过5次变轨,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等技术动作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紧紧连接成一个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空包网排名 http://www.kongbao163.com

2012年6月18日14时左右,“天宫一号”再次迎来了一位新搭档,“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实施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这一次,“天宫一号”迎来第一批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这一步,昭示着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3年6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再次交会对接成功。而这堂特殊的“太空授课”,由女航天员王亚平主讲,指令长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而这堂课也拉近了许多人与太空的距离,中华民族的太空梦,不知在这一刻,又会在多少人心中埋下了种子。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并于2018年4月2日荣归故里。

据中国之声消息,天宫一号不是流星或陨石,与陨石等自然天体不一样,人们能够通过地面测控系统精确地测量出天宫一号的运行轨迹,通过计算精准预测出它的再入速度和再入角等信息。同时,天宫一号的构型及组成是已知的,人们能够计算和仿真出天宫一号进入大气层之后每一步的烧蚀、解体情况。天宫一号重量约8吨,比起重达约80吨的天空实验室、100余吨的“和平”号空间站而言算是小个头了。根据严密监视和科学计算,天宫一号大部分器件将在返回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小。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盖,航天器的残余碎片落向人口密集地区的概率更是非常小。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约有15000吨以上的人造航天器残骸落回地球,但从未伤害到人口密集地区的居民。空包网官网 http://www.kkbbww.com

在距离地球表面300-10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运行着空间站和各类卫星等航天器。这些航天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报废失效后,都将离开运行轨道并最终再入大气层。天宫一号就已经处于这种轨道衰减阶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介绍,根据粗略估算,在流星雨爆发的时段,每小时约有1000-20000颗陨石落向地球,而普通人被200g以上的陨石砸中的概率是7亿分之一;作为对比,普通人一生中被雷劈的可能性是1.2万分之一。因此普通人不需要为航天器再入忧心忡忡。天宫一号等航天器再入时,不会像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恶狠狠地砸向地球,而是在奔向地球的过程中,化成一身绚烂,划过美丽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