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布对华军售情况:去年供应10架苏35,一批涡扇发动机

  很长时间以来,制约中国军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中,发动机一直都是老大难,虽然涡扇-10“太行”发动机大批服役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现状,但在大型运输机发动机和战斗机用中推发动机这两个领域,中国暂时还摆脱不了对俄罗斯的依赖。

  3月5日,俄罗斯《生意人报》一则报道对俄罗斯2017年的武器出口主要情况进行了盘点。其中提及对华武器出口情况时列出了以下数据:2017年,俄向中国供应了10架苏-35战机、6架卡-32直升机,并继续交付D-30-KP2和RD-93航空发动机,而这两种发动机显然是中国急需的。

  D-30-KP2涡扇发动机是俄罗斯对华出口航空发动机中的常客了,它主要用于轰-6K型中远程轰炸机和运-20大型运输机,因此对中国空军打造战略空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虽然不断有消息传出中国已经研制出了D-30的国产仿制型——涡扇-18,但D-30一直进口,似乎说明涡扇-18的产量和质量还无法达到要求。

  作为一种无加力的涡扇发动机,D-30的技术已经严重落后了,也大大制约了运-20的运载能力、最大航程等主要指标,而中国一方面进口D-30,另一方面也在抓紧时间研制涡扇-20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相当于CFM56发动机,技术水平要比D-30高,已经在伊尔-76飞行试验机上长时间测试,何时量产尚不得而知。

  RD-93作为FC-1“枭龙”战斗机所用的中等推力发动机还在进口,这颇令人意外。根据媒体报道,早在2010年3月18日,涡扇-13就装配枭龙首次滑跑成功,同年晚些时候进行了首飞,而2016年,在涡扇-13基础上增推改进的涡扇-13E在FC-31的二号原型机上也实现了首飞,但此时仍在进口RD-93,似乎说明涡扇-13量产似乎还没有开始。

  涡扇-13作为中等推力发动机,基本上可以看做是RD-93融合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迫下马的涡扇-12型中推技术的国产产品,比起空军急需的大推力涡扇,中推获得的扶持力度偏小,这也造成了涡扇-13长时间的难产,随着FC-31转正“海四”的传闻不断,不但要把涡扇-13E这个“硬骨头”啃下来,更先进的涡扇-19的研制更是刻不容缓,但难度也可想而知。

  如何摆脱对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进口依赖,像歼-11B那样大批装机,一边使用、一边改进,螺旋式走出“澡盆曲线”,把可靠性做上去才是王道,单纯进口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实则对国发完善并无益处,国发当自强,任重而道远。